“互联网+”时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应运而生。
互联网“共享经济”这么火,未来的路又该如何走?鸭梨君带你深扒一下。
何谓互联网“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共同拥有而不是占有。通过整合闲散物品或服务资源,让用户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产品或服务。
供需双方收益最大化
通常“共享经济”平台并不直接拥有固定资产,而是通过撮合交易来获得佣金。该类平台型的互联网企业利用移动设备、评价系统、支付、LBS等技术手段有效地将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最优匹配,达到双方收益的最大化。
辣眼睛的数据
再来看一组辣眼睛的数据。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到“十三五”期末,共享经济在中国GDP中的占比将会超过10%。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有望达到2300亿美元(约15800亿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由33%提升至44%,成为领军力量。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井喷式的增长,背后是互联网技术的日突破与完善,以及市场用户需求的膨胀。共享交通出行模式、共享空间模式、共享家政模式、共享物流模式、共享知识技能模式、共享兴趣爱好模式等等,只要有需求,供给唾手可得、无处不在。
由去中间化,到再中间化转变
共享经济正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在很多本质上可以归结为C2C供需服务的服务中,互联网正在消除一切中间渠道,包括公司和供应链。例如,大部分医疗服务(本质上是医生-病人型的C2C服务)、教育培训服务(本质上是教师-学生型的C2C服务)、出行服务(本质上是司机+车-出行者型的C2C服务),等等。共享经济的真谛就在于为需求提供了直接的、无限的供给。
去中间化
在传统的供给模式下,用户是经过商业组织而获得产品或服务。劳动者或服务提供者需要依附于商业组织,间接地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共享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
再中间化
个体服务者脱离传统商业组织后,成为独立的劳动单位,与共享经济平台的关系松散,他们可以接入多个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服务提供时间。
行业大事件——Uber(中国)与滴滴合并
互联网“共享经济”行业图谱
“共享经济”市场趋势预测
1、共享经济范围进步一扩大
“共享经济”模式已进入快速扩展期,这种经济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限制的资源,一方面填补市场对于某些产品或服务的巨大需求的不足。从在线创意设计、营销策划到餐饮住宿、物流快递、资金借贷、交通出行、生活服务、医疗保健、知识技能、科研实验,共享经济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中。
2、高价值资源共享为主流,精神资源共享需求变多
互联网“共享经济”未来主要以汽车、房屋等高价值闲置资源共享为主,能增加社会福利,满足更多的消费医院。目前国内出行领域与住宿领域的共享已渐成规模,用户数量较其他领域的多,并且未来这种情况不会发生过多改变。此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同时收到周末娱乐刚性的影响,人们对精神资源共享需求增多。
3、互联网“共享经济”平台竞争越发激烈
平台主要存在房屋服务、出行服务、家政服务、物流服务、知识技能服务、兴趣爱好服务等六大细分领域。随着用户数量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资金会被投入到共享平台的建设,导致每个细分领域里的共享平台数据激增,竞争也愈发激烈,同质化问题逐渐凸显。
4、内容个性化和服务标准化
用户需要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同时用户的诉求是多元化的,每个用户对共享资源的需求成都都不一样,而“共享经济”平台的“一对一”模式有利于服务内容个性化的保证。但“共享经济”凭他的服务必须是标准化的,要制定万总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以规范产品或服务提供者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5、本土企业创新崛起,形成国内外合作的双赢局面
国内许多互联网“共享经济”平台通过借鉴国外商业模式,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创新。但随着国内企业对“共享经济”的认识加深,国内原创共享模式变多,反过来能够给国外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过程提供借鉴经验,并且国内外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也能够帮助国内共享型创业公司应对发展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
6、互联网“共享经济”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许多互联网“共享经济”平台面临着初始资本投入大、体验要求高、交易诚信等问题,并且一些共享模式还存在较高跨区域复制难度,市场开拓存在困难。此外,政策监管的不足也对“共享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