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行,习惯打开滴滴APP呼叫“顺风车”(省钱)。不一会儿,就有应答,来了一辆丰田凯美瑞(中级车,挺意外的)。
师傅估摸50来岁,谈吐很实在。因本人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又当过一段时间Uber和滴滴司机,自然少不了关心一下滴滴业务的近况。
1.不赚钱的生意为什么还坚持?
师傅也没卖关子,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专车(司机),早上业务不好,看到滴滴顺风车有15元补贴,于是就接了你的单。”
我继续问:“专车不是挺赚钱的吗?”
“春节前还可以,那月有15000多收入,这月估计10000左右。除去油费4-5千,能赚3-4千不错了,这还没算车辆本身的折旧、维修、保养和洗车等成本。”
“怎么会这么低?”我追问道。
“滴滴涨价后叫车的人少了好多,平台派单大幅减少。另外每年要缴各种费用,均摊到每月至少是2000多元的成本。我这3-4千/月的收入还不如上班,还没有五险一金。”
“既然不赚钱,那为什么还做?”
“退不掉啊!这车当时向滴滴贷款买的,签了约的,挂靠在营运公司。首付6万多,每月还6600,2年后到期。如果退的话,要付高额违约金。”
我立即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这辆丰田凯美瑞的价格,应该是比市场价高出4万元左右。推算贷款利率可能在15%左右,远高于普通汽车的消费贷款利率。
“平台的补贴呢?”我想这可能是最后的希望。
“好难。现在每天要接18单才有,而且还有其他考核,比如乘客无故取消订单我们都要遭。我从早跑到晚,全月不休息。主要是现在专车订单少了,平台下午还会派一些快车单给我们。”
一份工作要求你早上7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全年无休,没有社保,没有时间照顾和陪伴家人,不能和孩子在一起,还随时可能被交通处罚,并有患上多种职业病的风险……这样的工作,每月收入仅有4-5千元,谁会心甘情愿地干下去?
2.我也曾是一名滴滴司机
2014年Uber刚进入中国时,我有幸成为了第一批司机。那时候正好赶上“共享经济”的蛮荒……呃不对,应该是红利最大的阶段。
▲ 早期的Uber要求注册车辆价格必须在15万以上,车主中开奔驰、宝马、甚至Tesla、保时捷的都大有人在。
每一单的补贴都奇高无比,各种补贴让我们这种私家车主纷纷加入。奔驰、宝马、奥迪、甚至特斯拉都来了。
回想起那个时候的乘客素质也是非常高的。毕竟一个国外的品牌,最早知道的还算是白领人群,因此车主和乘客通常能够攀谈甚欢。既能交友聊天,又能下班后赚点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这种新鲜感是有保质期的,很快三个月时间不到,早一批的车主纷纷退出了。因为随着Uber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乘客素质变得参差不齐,补贴也越变越少,更重要的是,新鲜感过了。
我也仅仅开了1个月就厌烦了,赚不了多少钱不说,还有种为了冲单而被玩弄的感觉。不过经过这次“经历”,我充分了解到“司机”这份职业真心不容易,人与人之间能做到相互理解和包容真是太难了!
说回正题,虽然我退出了司机行列,但仍是一名滴滴的忠实用户。可能是因为本身职业的关系,内心有一个情节,就是希望利用互联网技术能打破既得利益阶层,倡导共享经济。
▲ 从某种角度来看,滴滴给了出租车行业一次整改的动力。
怎么说呢?无论是Uber还是滴滴,均是利用互联网将供需双方对接起来,解决打车难和打车贵的问题。传统的出租车行业,服务差,拒载、乱收费等现象严重;司机也叫苦不迭,抱怨“份子钱”太高。那么不禁要问,钱去哪了呢?出租车公司以及和他们绑在一起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既得利益者们(不作为,只坐地收钱的)。
早期的Uber和滴滴确实像是一个革命者,将社会闲置资源(私家车主)与乘客需求对接起来,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而且价格要比出租车便宜30-40%,顺风车就便宜更多了。可是好景不长。首先出租车司机不干了,因为这个群体的利益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随后其背后的既得利益阶层开始不断向政府施压,一场关于滴滴是否合法的争论开始了。
最终,这场争论以滴滴的妥协告终。各地出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网约车新政)。国家政策我们不好妄加评价,但结果是大批滴滴车主被迫退出,而专职车主必须领证,并和租车公司签订合约,接受监管。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成本增加了。
绕了一大圈,结果还是没能绕开既得利益阶层。
▲ 北京市颁发首个网络约车平台许可证
3.滴滴开始收割市场
去年8月,滴滴宣布和Uber中国合并。当时我就想:完了,垄断后必然涨价。果不其然。
滴滴毕竟不是慈善公司,公司都以赚钱为第一要务。前期为了抢占市场、聚拢司机、吸引乘客,烧钱是必须的。而整合Uber之后,垄断地位确定,滴滴必然要补回前期烧掉的几十亿,并且让生意持续下去,才能对投资人有所交代。
涨价成为必然。只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滴滴不仅大幅度对乘客涨价,同时还消减了司机的补贴,并且从每一单成交中抽走20%的中介费(原想滴滴在乘客或司机端至少应该保留一头,结果两边都不讨好)。况且,这个20%是谁给滴滴的权利?物价局吗?
▲ 这张关于快车和出租车价格的对比图片已经成为过去时。
很快,乘客们开始发现,滴滴快车一点不便宜,日常叫车已经和出租车价格持平了。若是上下班高峰时期,快车的价格甚至是出租车的1.5-3倍。每当此时,我都感慨——滴滴是不是疯了,为什么我不叫一辆出租车呢?现在出租车已经没那么难叫了,就算加价这个价格也太离谱了,我为什么不选择神州或者易到呢?(那边补贴可是一直没断过)
再看看滴滴的服务,现在10万级别以上的车几乎全部淡出快车市场,叫来的通常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国产车,有些车况还不如出租车。司机也很多是新手,对路况不熟。有一次我站在家门口足足等了20分钟司机才来,此时已经从我身边经过了不下5辆空载的出租车,这种心情你可以体会吗?(当过滴滴司机,所以不想取消订单造成对方绩效考核不利)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身边吐槽滴滴的人越来越多,上网络一搜,质疑滴滴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分。我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验证我的推论,但是从实际感受来说,滴滴打车的使用率正在大幅度降低(顺风车除外)。今年初更是有网传,滴滴公司开始大幅度裁员。
4.伪共享经济的破灭网上有一个评价,“赶走Uber的滴滴,误以为自己终于进入了共享经济的‘收割期’,露出了其线上垄断出租公司的真面目。”
其结果就是,乘客和司机双双流失。现在还在线的司机要么是高补贴时期贷款买车加入滴滴的职业司机(如前文所述),要么是由滴滴“伙伴创业计划”招募进来,缴纳2万保障金,获得合作汽车厂商新车的签约司机。如果滴滴无法遏止司机和乘客的继续流失,任由平台口碑恶化,未来更加爬不起来。
“真正让滴滴溃败的,是共享经济站不住脚的商业逻辑。”有网友这样评价滴滴的模式。
其实无论是共享经济、分享经济还是互联网+、O2O,这些词都无法改变生意的本质。说白了,滴滴诞生之初,是利用互联网手段加上利诱,绑着用户和私家车主一起去挑战传统出租车行业。可是他低估了传统势力的反抗,网约车新政的出台让平台运营成本大幅增加,车主获利大幅度减少。
更重要的是,传统出租车行业已经是一个经过多年、多方、多次博弈后相对稳固的市场,出租车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滴滴很难再进行优化。
“乘客车主都不傻,光撮合个信息,不值付那么多钱。”
滴滴在其商业模式上极其可能就是个伪命题。因为它并没有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只是把原来电话约车的途径搬到了网上。初期只是因为它让很多没有营运执照的“私家车”进入市场掘金,并且依靠补贴赢得了车主和用户的热捧。然而当补贴消失,“私家车”被正规化导致营运成本增加,再加上滴滴从每单中收割掉20%,导致用户和司机双双流失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
“一群投资人联合创业者想通过大规模资本介入,在两三年内通过恶性补贴挤掉竞争对手,然后提供有限的服务却坐收高昂的中介费。这是极其投机和缺乏商业道德的行为。”一位财金专家这样评价滴滴。
真正的分享经济应该是顺风车。我本来就要出行,顺便拉你一下,钱多点少点没关系,开心就好。这个弹性才是分享经济创造价值的地方。
2017年,是时候和滴滴说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