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一天,战场上会不再有人?人工智能(AI)技术表示,这是可能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研制出一款可编程的巨人计算机,专门帮助英国军队破解德军密码。
1966年,美国派出“科沃”机器人,寻找美军在地中海地区失事的一架战略轰炸机,“科沃”一度潜入水下750米处,最终顺利打捞起轰炸机的机载氢弹。
而就在5月27日,也就是昨天上午,中国乌镇举行的终极“人机大战”落幕,谷歌公司的“阿尔法狗”以3:0横扫柯洁。几乎屡战屡胜的美国“阿尔法狗”在击败李世石后,再一次战胜了中国围棋高手。
人工智能技术已然从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向超人工智能方向一去不复返。
去年6月,通过空战模拟器,人工智能“阿尔法”驾驶美第三代战斗机与退役美军上校基恩对抗。最后,“阿尔法”成功击落基恩使用的装有预警装置的美第四代战机。
资料图:基恩·李上校在测试中
这是基恩上校遭遇过的最敏捷、最多变、最具有侵略性的对手。无论基恩如何变换战术,“阿尔法”都能记录他的对抗策略和应敌反应,以数据运算的方式规划出最有效的制敌战术,并迅速决策、展开攻击。
在现代战争中,这还是人工智能第一次直面并战胜经验丰富的军官,引发了全球军事专家的广泛关注。毕竟,在人工智能运用于军事战场后,这么多年来,人们才第一次发现,超智能化武器竟具备了直接对抗、挫败人类军队的能力。
对此,人们一度提出“未来无人化战争”的设想,美国甚至声称,至本世纪中期,很可能出现“半数美军不是人”的局面。
的确,受生理因素的局限性影响,人类难以承受超长期武器操作和大于9g的载荷,此外,士兵还容易因为心理紧张、过度疲劳甚至出现幻觉致使任务失误。不过,这些对于超人工智能而言,就完全不必担心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还能做出比飞行员更迅速、更精准的反应,仅应对速度就比后者快个250倍。
军用航天机器人、夜视站岗机器人、X-47B无人机......一直以来,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都占据着垄断优势,而如今,中国的AI技术也逐渐赶上了美国。
资料图:X-47B隐形无人机
中国现在可以研制出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巡航导弹系统,即通过人工智能,导弹可以避开拦截者并击落目标。另外,中国还在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传感器融合、规划和控制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早在两年前,百度公司就开发了相当于人类水平的汉语语音识别功能软件,比美国微软同等类型的英文识别工具还早一年。
到目前为止,解放军已经开始试验智能无人系统和评估他们的效用在平时和战时突发事件。作为一项将在未来战场上发挥巨大威力的新型技术,人工智能无疑是一块香饽饽。展望未来,中国解放军认识到,实现军事应用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战争。尽管如此,中国显然具有竞争甚至超越美国人工智能的潜力。中国的崛起是人工智能一个主要动力,可能成为解放军未来能力一个关键力量倍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