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其实就是一句话,用工匠精神把颠覆创新的技术变成产品,创造社会价值。——陈宁
文/王才荣
云天励飞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宁
第一次认识陈宁博士,是在寻找中国创客深圳站论坛,当时是为了听李开复老师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演讲,很多大咖站台,包括优客工场毛大庆、松禾资本创始人厉伟等,但听完后唯独对云天励飞的“深目”系统和“慧眼”系统印象深刻。
陈宁博士是云天励飞的联合创始人及CEO,海归创业,乍一看,酷似武打明星吴京,但他却是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实力派,创立云天励飞第二年便实现了营收过亿元,由他打造的云天“深目”系统更是实现了亿万人脸,秒级定位,协助公安屡破大案要案。
但陈宁的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田第鸿此前一直供职于世界500强企业,是相关领域的国际高端核心研发团队成员,在国外有着不菲的薪资收入和舒适生活。
之所以选择回国创业,是由于2012年出现“深度学习”算法体系,使得这一领域数十年积累的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陈宁认为,也正是因为这是最新的科学算法,无论在欧美还是中国,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未来究竟谁能走在前端充满了各种可能。
2014年下半年,陈宁拉上他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校友兼挚友田第鸿在深圳开启了创业之路。一开始,他们住在华侨城附近一个60多平米的房子里,写方案,做测算。陈宁精于芯片硬件,田第鸿擅长深度运算,两人雄心勃勃,特别想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做出革新技术。
然而,创业维艰,2014年,人工智能在当时并不被人看好。陈宁说,那时我俩整天去找人聊,找投资人支持我们的项目,一而再,再而三,没人理我们,我们干脆就是自己来。
好在借助科学馆的国际创新驿站孵化器的支持,他们有了第一间办公室。挤在这间小房子里,陈宁和田第鸿,再加上不拿工资倒贴钱的“零号员工”李建文,夜以继日,一门心思搞研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半后,云天励飞的第一款产品云天“深目”问世,不到半年时间,卖出了一个亿。
而此时,人工智能概念开始站上风口,此前一直低调甚至默默无闻的云天励飞开始走入大众视野。2015年,云天励飞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深圳市第五批“孔雀团队”,并获得4000万元创业资金支持。
事后,陈宁回忆,从我们知道入选孔雀团队,到4000万元资金一分不差全部到账,前后不到3个月,有些城市为了吸引海归团队入驻,往往在资金等方面做出承诺,但未必能够兑现,深圳并没有针对团队作出承诺,却有公开政策支持和透明的申请流程,最终落实到位,这对初创企业支持力度较大。
2015年9月,云天励飞获得徐小平创立的真格基金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随后成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快速成长的一匹黑马。
更过精彩关注微信公众号:caia617 即刻加入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微信交流群。
AI视觉芯片实现商业化落地
目前,基于自主开发的面向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架构下的高度并行的DSP芯片,云天励飞已经率先在智能安防领域完成商业化落地,可提供亿万人脸秒级定位的云天“深目”系统、不法行为精准预测和犯罪人员信息全市共享的云天“慧眼”系统以及针对工业园、小区、楼宇等人脸识别的小云管家系统。
事实上,芯片是云天励飞的技术门槛,它能高效实现神经网络运算,具有高效和灵活的特性,并且能够编程重构,还可在云端更新算法。但云天励飞的真正产品是以此为基础的视觉加速平台服务,主要面向安防、无人机、无人船系统、工业自动化以及机器人等行业。
装有云天励飞芯片的视频采集终端,会与云端平台连接。如监控摄像头,前端芯片做实时性的视频预处理和预理解,但并不做决策,决策由云端来做。这类分层处理模式,可以将系统的运行速度提高两个数量级。除此以外,平台还可对前端芯片进行功能周期的授权,增加或删减功能。
例如云基于视觉智能技术的云天“慧眼”系统,其人脸识别方面,前端芯片主要做检测和特征值提取,把人脸图像转化成字符串,然后交由云端处理。陈宁说,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网络带宽要求,加快处理速度,还可降低后台处理成本。
未来随着摄像头等更多智能传感器所带来的大量数据处理需求,人工智能算法也需要新型处理器和硬件平台,毕竟目前的绝大多数芯片技术并非为神经网络架构而专门设计,而且相应的算法和软件与之也并不适合,效率非常低下。
人工智能先To B更利于技术沉淀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以及云识别等技术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人工智能似乎正步入转折点。
但陈宁认为,人工智能的产业化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它并不会像大家想的那样会全面爆发。人工智能具有而非常强的特殊性,涉及面非常广,目前只是有一些技术点成熟,但其实市场上并没有成熟的产品,更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
对于目前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陈宁的建议是先做To B应用。陈宁表示,很多AI公司上来就要做to C的产品,我不是说to C完全没有可能,只是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AI并不太适合去成为to C产品的核心功能点。
事实上,目前人工智能领域to C产品的颠覆性并非源于技术本身,而是来自模式创新。比如微信,它就是一个聊天软件,没有什么技术的创新点,更多的是商业模式、用户体验的创新,以及后来的Snapchat的阅后即焚功能也不是全新的技术创新,更多是概念上的创新。
陈宁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应该清晰地定义出一些已成熟技术的边界,然后与to B的行业应用相结合,这样更利于技术沉淀,因为to C的需求是开放的,但是行业内的需求却可以定义出边界条件。“当我们设计出一款应用于行业的AI产品后,就通过它来积累行业数据和算法,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不断迭代让算法逐步将边界条件放松,进而推动算法和技术进一步发展。”
人物简介:
陈宁,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博士,中国第一套商用矢量处理器指令集架构设计者。
曾任中兴通讯IC技术总监、美国飞思卡尔多模终端芯片架构师、4G-LTE国际标准首席代表。拥有近30项已授权国际专利(其中 13项被苹果公司收购)、20多篇国际著作和论文,曾担任 7个 IEEE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